市民高腾蛟街头勇救昏迷老人 凡人善举传递城市温度

在3月15日下午,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街道上演暖心一幕:67岁的独居老人王淑兰突发疾病晕倒在路边,危急时刻,路过的高腾蛟挺身而出,凭借急救知识为老人争取了黄金救援时间。这一义举引发市民广泛赞誉,也为春天的城市增添了一份色彩。

事件回顾:急救黄金四分钟

高腾蛟让生命转危为安

当日下午4时许,高腾蛟途经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社区超市时,发现多名群众围聚在人行道上。挤进人群后,高腾蛟看见一位老人面色青紫、呼吸微弱倒地,身旁散落着刚购买的蔬菜。曾接受过红十字会急救培训的高腾蛟立刻判断老人可能心脏骤停,随即跪地实施心肺复苏。

“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:必须撑到救护车来!”高腾蛟回忆,持续胸外按压导致他的衬衫完全被汗水浸透,膝盖也在粗糙的地面上磨出血痕。经过近四分钟的专业施救,老人逐渐恢复微弱的自主呼吸。此时赶到的医院急救人员表示,正确及时的院前急救大幅提高了抢救成功率。

深度追踪:平凡人的英雄时刻

记者走访发现,高腾蛟就职于某网约车部门,日常工作与医疗并无关联。同事透露,高腾蛟长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区急救培训志愿服务,手机里始终存着电子版急救指南。“没想到平时学的技能真能救命。”面对采访,这位37岁的北京小伙显得有些腼腆。

被救老人家属含泪告诉记者,王淑兰患有严重冠心病,当日独自外出买药时病发。主治医生坦言,若未得到现场急救,后果不堪设想。目前老人已转入普通病房,身体正在康复中。

社会反响:正能量引发全城接力

事件经“天津晚报”官方微博报道后,24小时内阅读量突破500万次。天津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已启动认定程序,拟对高腾蛟进行表彰。市卫健委借此呼吁:本市公共场所AED设备覆盖率已超80%,鼓励更多市民参与急救培训,让“敢救、会救”成为城市文明新常态。

在这个温暖的春日午后,高腾蛟用专业与勇气诠释了新时代的侠义精神。从“扶不扶”的犹疑到“必须救”的笃定,越来越多市民正在用行动证明:这座千年古都的温情,就藏在凡人善举的微光之中。

为您推荐

返回顶部